主讲人:汪乐余教授
时间:11月3日上午10:30
地点:丽湖校区守信楼(原B1栋)420会议室
报告人简介:
汪乐余,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学院 教授,博导,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。2007年7月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,同年8月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(UCLA)从事博士后研究,2009年10月加入北京化工大学、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,任教授、博导。主要围绕高性能纳米材料的设计、合成及其在生化传感、成像分析及催化能源中的应用开展研究,在包括JACS、Angew Chem Int Ed、Nat Commun、Chem、Sci. Adv.、Adv Mater、Adv. Sci.、Nano Lett等期刊上共计发表SCI收录论文170余篇,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项,相关技术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0多项。
讲座摘要:
19F磁共振成像(19F-MRI)背景低、穿透深、安全、无毒副作用,适合大型动物尤其是人体的深层组织影像分析,19F-MRI信号强度随19F原子数的增加而增加,因此,增加单个探针中19F数量,是提高19F-MRI信号强度的前提。但增加19F数量时,含19F分子运动性受限,进而降低19F-MRI信号强度。因此,如何在提高19F原子数的同时,仍保持含19F分子的运动性,是发展高灵敏19F-MRI的关键。课题组成功构建了系列多功能含氟纳米探针,既可以对肿瘤进行19F MRI、CT、荧光、光热成像示踪,又可以实现光热治疗(PTT)、化疗及化学动力学治疗。
欢迎有兴趣的师生参加!